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更多人开始注重运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行列。

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太原市民健身热情高涨,线上线下体育消费市场潜能被持续激发。

“您好,您的快递到了。”5月10日,“90后”武先生收到了网购的跑步装备。每周都在迎泽公园跑步的他告诉记者,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的氛围让他爱上了自由度高的跑步运动,在公园里边欣赏美景边奔跑10公里,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上街舞课、练瑜伽、学习滑雪……“现在可以体验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相关体育用品更是五花八门,一买就停不下来。”市民边女士说,购买瑜伽服、跑步鞋等早已成为她日常消费的一部分。为了随时监测运动时的心率变化,她戴上了智能手表。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达到“宅家”也能运动的目的,她还购买了几款体感运动游戏。

“近段时间以来,我跟着视频跳了一周操后,发现效果不错,打算坚持长期跳,计划买些更专业的装备。”边女士表示,她希望通过健身运动增强免疫力。5月12日,她又来到解放南路上的一家综合体育商城,挑选了毽子、跳绳等体育用品,准备让全家人一起加入到锻炼身体的大军中。

连日来,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将体育用品纳入自己的日常消费“清单”。

据某体育用品销售商家介绍,“五一”假日期间,太原新百伦、特步等体育用品门店客流量、销售额均同比增加10%-20%。电商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小型健身器材月销售量超3万件。另据直播间里的主播介绍,通过科普健身攻略,也带动了相关用品的旺销。

与此同时,新玩法、新科技助推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特有的体育社交环境驱动消费者从单纯体验到深度参与,推动了健身房消费、体育商城和线上平台销量的增长。

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健身人群约3.03亿人,预计2026年将达到4.16亿人,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为6.5%。与此同时,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达3362亿元,同比增长8.03%;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3890亿元。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赵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运动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理念带动下,体育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大众对基础体育消费品类的需求,明显地向更加细分和更加专业的领域拓展,体育消费方式与消费场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加上受疫情影响,更多人关注到日常锻炼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在政策扶持和国内体育产业强势崛起的双重推动下,全民健身的氛围愈发浓厚。

跳绳、健步、毽球、抖空竹、舞龙……5月14日,记者在太原市内各社区、公园、球场等处看到,健身爱好者们正在进行各种健身娱乐活动,享受健康快乐生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众健身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倾向于低成本、易开展、强度适中的运动类型。目前,运动强度为中低水平的羽毛球、健步走、跑步和游泳,成为大众喜爱的四大健身项目。

近年来,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按照《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全民健身驶上“快车道”。

放眼山西,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刚需”,全民健身成为“健康山西”新风尚。有数据表明,2021年,通过持续不断的全民健身活动,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达到36.4%。

《太原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确定:到2025年,在解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基础设施短板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通过“百馆兴体”,形成区域中心城市特色体育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体育在经济、社会、民生领域的支撑作用;到2035年,将太原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体育中心城市。

如今,“全民健身行动”顶层设计已清晰勾勒出群众体育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大量数据和诸多迹象表明,我国体育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在被释放出来,催生各类体育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将带动体育产业在发展中扩容提质。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发展体育产业对于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释放消费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全民健身意识大面积觉醒的时代,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城乡收入和基础设施等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体育消费空间的提升还有很大。

(记者 任慧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