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深改19条’沉甸甸的,含金量很高。”日前,北京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隋强在北交所高质量建设新闻媒体座谈会上表示,北交所要按照交易所配置尽快补齐所有功能和产品,市场需求很迫切。
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北交所正全力推进一批改革举措落地:符合条件的做市商积极与北交所对接,北交所做市商数量预计将增至40家左右;北交所将尽快推出转融通等制度,提升资金运作效率;启用北交所独立代码号段,提升市场辨识度;在去年推出国债发行业务基础上,北交所正在筹建信用债市场;围绕北证50指数积极开发ETF产品……
改革超预期
(相关资料图)
《中国证监会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又称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以来,市场主体热议不断。在隋强看来,此次改革超预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推出时机超预期。今年二季度以来,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影响,A股市场持续走弱,市场信心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北交所“深改19条”的推出,彰显证监会对于高质量建设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坚强决心,进一步传递了加快北交所改革创新步伐、办出特色优势的强烈政策信号。
二是改革力度超预期。《意见》针对市场普遍反映的“市场规模小”“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政策举措方面,既有顶层设计,又细致入微;既包含市场期待的投资者适当性调整、转板制度推进、新股发行制度优化,也包括引入IPO制度、启用独立代码、深化三四板对接等问题。市场主体方面,充分考虑企业、投资者、中介机构等所有利益相关方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制度优化和机制改善。
三是落地速度超预期。《意见》发布当天,北交所首批改革举措同步落地。其他改革事项将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原则渐次落地。
四是“试验田”安排超预期。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背景下,《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发挥北交所改革试验田作用,支持北交所持续构建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体系,探索形成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模式;支持北交所发挥新设市场优势,在发行上市、交易机制、产品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
专家表示,北交所在制度创新方面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探索打造一整套契合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特色制度,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潜能。
此次“试验田”安排,意味着未来资本市场很多创新举措可以在北交所先行先试,将为北交所持续创新发展打开更大制度空间。
推动形成市场良好生态
隋强表示,《意见》有助于北交所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强化市场功能、改善投资预期及营造良性生态。
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将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投资标的。此轮改革着力优化发行上市安排,降低优质企业上市成本、缩短等待时间。改革后优质企业上市路径更加顺畅高效,新三板存量挂牌公司中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更快进入北交所发展。未来,北交所将有新三板“层层递进”和直接IPO两条上市路径,各有特色,适应不同企业发展需求。
坚持扩规模和调结构并举,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买方力量。此轮改革以投资端建设为主线,着眼于扩大投资者队伍、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投融两端动态平衡。
完善交易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将更好促进中小企业价值发现。此轮改革以优化做市交易制度为核心,大力推进交易机制创新。首批落地举措中涉及交易机制的内容包括:扩大北交所做市商队伍、丰富做市券源、两融标的扩容至全市场。
丰富产品体系和工具,将为市场提供更多交易选择。此轮改革提出高标准建设北交所政府债券市场,推进信用债市场建设,支持北交所推出企业债、公开发行可转债,同时不断完善北交所指数和基金产品体系,持续开展ETF、LOF、REITs和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的研究。
此轮改革在推动形成市场良好生态方面推出若干举措,包括更好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将有助于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提升市场认可度和吸引力。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隋强表示:“北交所是一片希望的沃土,也是创新发展的热土。随着高质量建设各项举措渐次落地,北交所市场的制度、功能、产品将持续完善,特别是北交所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持续探索资本市场服务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