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继高铁站按摩椅发现虫子、女子长发被卷进按摩椅之后,近日共享按摩椅相关话题再次登上网络热搜榜。

共享按摩椅并非适合所有场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共享按摩椅的出现,迎合了可移动支付普及、大健康消费流行等趋势,解锁了新的消费场景,可谓风靡一时。从商场、火车站、汽车站到医院、电影院,共享按摩椅受到部分消费者的欢迎,但也因卫生状况堪忧、无人维护等问题备受诟病。为此,应加强对共享按摩椅的监管,不能等到出了事再“亡羊补牢”。【详细】

事实上,并非所有公共场所都适合安放共享按摩椅,它需要根据场所的特性,分类区别设置。比如,在医院、车站等人流量密集、座椅资源紧张的场所,共享按摩椅的设置数量便应适度,且应设置在靠近边缘、角落的地方;商场、影院等商业场所更适合设置共享按摩椅,当然也要合理合规布局,不能挤占消防通道、影响人们通行。【详细】

共享按摩椅为何被嫌弃了?

这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共享按摩椅,看似创造需求,实则只是增值服务。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公共场所长时间等候时,有座位歇脚是首选,按摩作用可有可无。因此,很多人也只是把按摩椅当作免费躺椅使用。既然不花钱,难免会出现“蹭坐”“霸座”等不文明行为,这些都让潜在用户对共享按摩椅望而却步。【详细】

在消毒清洁方面,多数共享按摩椅缺乏固定标准和相应监管。调查显示,相关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尚未把共享按摩椅纳入管理范围,现行法律法规中对共享按摩椅的卫生监管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此外,对于共享按摩椅可能出现的安装服务质量良莠不齐、设备运行质量不稳定、影响环境,以及出了事应由谁负责、有何应急处置措施等问题,目前也没有明确指引。【详细】

共享按摩椅不能“共享隐患”

对于共享按摩椅的一系列潜在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规避,共享产品不能“共享隐患”。有关部门要制定出详细的行业标准以及日常监管细则,筑牢共享产品的安全屏障。生产企业则要以维护公共安全为核心经营理念,在支付系统、日常使用等重点环节,用通俗易懂的使用说明、安全警示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此外,生产企业应与公共场所经营管理者联手,明确责任主体,成立维护维修队伍,定期检查设备,做到防患于未然。【详细】

当下,共享按摩椅并非没有新的受众群体。然而,如果用户体验不佳、卫生安全隐患、占用公共空间等问题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让按摩椅离开”可能是消费者的最终选择。大道至简,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应是共享按摩椅赢回信任的关键。【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南方日报、红网、广州日报)

V视角:

@guilinfo:共享按摩椅挤占了本该安防免费座椅的公共空间。

@喏哩咖:我觉得疲惫时按摩一下,可以放松身心,还是不错的。

@社交的佛系大螃蟹:我没坐过,我有一点儿洁癖,感觉共享按摩椅不太干净。

@木子落落:按摩椅出了事没人管,都是一副“雨我无瓜”的样子。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近段时间,共享按摩椅遭到不少网友吐槽。公共场所引入共享按摩椅无可厚非,但在运营过程中,相关管理者要联合生产企业共同思考如何完善服务,而不能认为“与我无关”,更不能为了商业利益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挤占”公共利益。对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管标准,以避免共享按摩椅产生更多问题。否则,“让共享按摩椅离开公共场所”就不只是网友的一句吐槽,而是消费者的必然选择。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