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期,郑州、广州、上海、青岛、重庆等地电动汽车车主反映充电桩充电价格有所上涨,部分地区高峰时段涨幅甚至接近翻倍。涨价是普遍现象吗?未来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吗?围绕充电桩充电价格上涨的话题引发热议。

要弄清涨价背后的真相,首先要厘清充电桩计费规则。公共充电桩收费主要分为两部分:电价和服务费。其中,电价由国家规定,充电桩运营商不能随意制定电价;服务费标准上限一般由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单位或其授权的单位制定,用于弥补充电设施运营成本,运营商对该费用拥有一定调节空间。

部分地区充电费用上涨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电价规则改变。根据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6月1日起实行新的电价方案。新电价方案将用户用电价格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工商业用电三类,其中将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用电进行了合并,电价构成细则也有所变动。

二是分时电价、尖峰电价政策调整。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和极端天气频发,电力峰谷差不断拉大,电力平衡压力陡增。电动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又进一步增加了电网负荷。如不加以引导,2030年电动汽车充电峰值负荷可达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的6%以上,且时空分布不均,高峰期电力平衡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将面临极大考验。为引导车主错峰有序充电,一些地区拉大了峰谷电价差。比如,上海市今年7月至9月实行尖峰平谷4个时段电价,调整后峰段电价发生较大变化,12时至14时尖峰电价为每千瓦时1.6198元,加上服务费后充电总费用达每千瓦时2元左右。这是一些车主感觉充电费用大幅上涨的核心原因,不过车主通过错峰充电仍可享受低电价。

三是部分运营商上调服务费。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发布的《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2020年前,对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此后,充电服务费逐渐市场化,出现价格弹性空间。由于充电桩运营效率不高,企业经营成本压力较大,此轮充电桩收费价格上涨,存在一些运营商根据自身成本和运营情况上调服务费的现象。虽然运营商调节服务费属于市场行为,但对于不合理的涨价行为,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运营商则要创新商业模式,提升运营效率,增强盈利能力,而不是单纯依靠涨价获取生存空间。

当前充电桩发展的主要矛盾并不是电价问题,而是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与充电桩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充电慢之间的矛盾。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车桩比为2.5∶1。2022年全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而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必须加快发展充电基础设施。

破除充电桩进小区难。居民充电桩充电费用远低于公共充电桩,但居民区私人充电桩安装难。老旧小区由于停车位紧张、电力容量不足等问题无法按需配建私人充电桩,部分小区物业不配合提供证明材料,导致用户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要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鼓励居住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基础类设施改造范围,同步开展配套供配电设施建设。新建居住区要确保固定车位按规定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优化充电桩布局。随着新能源汽车远途出行需求不断增长,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重要场景。目前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约为1.8万台,仅占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的0.8%,充电基础设施总量不够、密度不高、覆盖面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要加快补齐重点城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拓展高速公路网充电基础设施覆盖广度,打造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中长途出行需求的城际充电网络。此外,我国农村地区千人汽车保有量较低,新能源汽车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当因地制宜逐步建设农村地区充电网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轶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