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昆山开发区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总体要求,明确“四突出”工作路径,为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蓄能添势。
一是突出财政工作的全局性。坚定扛起财政服务好“三大光荣使命”责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聚焦新动能”总目标及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史机遇,深度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持续推进昆山试验区、昆山金改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勾画现代化目标”等重点工作,发挥财政职能,做好财政服务。
二是突出财政工作的带动性。做好半导体、咖啡产业、新能源车、光电产业、智能装备产业、数字经济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新产业”建设项目财政保障服务工作。支持综保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及政策兑现、“昆盟通”、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零碳示范园区建设等工作。加大人才科创财政投入力度,配合实施“金融保育”工程,共同探索设立开发区科创引导基金、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投资力度,放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大蓬朗老街改造、青阳港城市客厅等“新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的投入。
三是突出财政工作的创新性。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步伐,深入推进预算一体化改革,加快“数字财政”建设步伐。以绩效为导向,加快财政支持方式转化,推动涉企财政奖补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在预算编制的精准度、预算执行的规范度、预算调整的严谨度、预算公开的透明度等方面求突破。积极应对财政体制调整。推进预决算公开,完善国库动态监控系统,深化国库授权支付改革。配合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改革。认真开展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工作。抓好监管及评审联动工作,建立内控外督管理双体系,构筑财政监督大格局。
四是突出财政工作的基础性。优化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贯彻“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树立“群众满意度是衡量财政投入优质化程度的基本标尺”的理念,以民生为重点,继续加大民生实事的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占比保持在75%以上。进一步开展教育、医疗保障、民政、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财政政策梳理,共同探索大政策范围内全区民生保障的“细化版”“升级版”。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污染防治、垃圾分类、文明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财政保障。
(昆开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