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智慧 · 每日一答 058#
一.问题背景
社群伙伴S向我提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在跟朋友推荐项目时,对方说:你这不就是跟XX项目一样吗?谁谁都没做起来,劝你也不要开始了。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破?
二. 济帆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胡适先生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小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
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医牛的王大夫请来了。
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
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到一刻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归西了。
正如人与黑猩猩的基因差别不足2%,但为何人类主宰世界,猩猩是未开化的动物?
恒大冰泉与农夫山泉都是矿泉水,为何一个成为首富,一个败退江湖?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区别在于那不足2%的微妙差异。
真正的高手不会听你说几句话,就做关联性定论。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这样,就像上面的“差不多”先生一样,对他人这样,多少有点不负责了,听听也就算了。
抛开那些浮在表面的“差不多”,真正去挖掘那些隐藏在细节中的差异,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别被那些“差不多先生”所迷惑,他们的世界是模糊的,他们的逻辑是混乱的。他们喜欢在“差不多”中寻找安慰,却忽略了细节中的智慧。
当然,那种真正的行业专家,经过仔细分析,全面调查,认真思考后的结论是有参考性意见的。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不认真的。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人的言行,思考方式,项目与项目之间,都是如此.
故事讲完,说回正题,商业行为是极其复杂的,在同一行业中,似乎相似的产品和服务在不同的公司手中,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发展和结果。
遇到这种人,我一般不会讲故事,讲大道理。线下我还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人,通常我会回一句:嗯,好像差不多,就是卖点货,也确实没那么好干。
然后一笑置之即可,同时,暗自告诉自己要自己坚守底线,好好做,成了咱也不给他一分钱,败了也不用他收尾。
不用在意太多,多通过学习增加成功概率,争取在未来的某一天,打脸那些“差不多”先生,争口气。
每次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候,都与这个人分享一下喜悦,让对方做个见证。用我的行动和结果,来证明那些“差不多先生”是错的,用我的成功,来回击那些对我的质疑。
所谓的“差不多”,在我面前,只不过是他们的无知和短视罢了。
三.总结
面对业务中的拒绝和质疑,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坚持你的策略。
要理解行业成交率具体代表什么,大部分销售人员面对的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拒绝,理解并接受行业的复杂性,做好持续地学习和适应。
要知道,人生想要快乐,有个秘诀,那就是不要跟傻子较劲。因为你的时间太宝贵,你的人生太重要,因为你有目标,所以无法被他们的“差不多”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