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带量采购,首批实施医用耗材开始执行!

DRG+带量采购!集采规则又生变

6月26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了《北京市医疗机构DRG付费和带量采购联动管理方案》 (第2号)。明确针对 运动医学类、神经介入类、电生理类医用耗材 制定了DRG付费和带量采购联动管理方案。


(资料图片)

三类医用耗材 带量谈判 ,包括 电生理(44个品种)、运动医学(3个品种)、神经介入(5个品种)三大类共52个品种 ,分门别类、一品一策制定谈判降幅。

本次DRG联动采购组,由6家成员医院组成,同时鼓励全市医疗机构参与。

根据2023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以上医院在三个领域均是排名前五的顶尖医院。

本次DRG联动集采的三大类医用耗材, 均是创新产品聚集的领域, 而这些产品的 用量往往集中在顶尖医院的相关科室 ,作为产品临床攻关的重点,相关生产企业势必不会放弃这片极为重要的市场。

北京医保局的通知中,尽量避免了“集采”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价格联动”和“谈判”, 业内专业人士表示,整体看来降幅较为温和。

从其中选规则来看: 报价降幅达到入门降幅及以上确定为拟中选产品,报价降幅达到入门降幅但小于达标降幅, 获得自身采购需求量的60%,报价降幅达到达标降幅及以上获得自身采购需求量的90%。

梯度降价模式下,从公布52个品种基准价和降幅来看, 入门降幅和达标降幅最高仅60%,最低仅10%。

可以说本次集采,给企业留了充足的空间,意在对所有的产品“敞开大门”,企业只要有心参与基本都能拿到一定的量。

▼ 产品谈判降幅及获量比 ▼

DRG+集采控费混合双打,供需两端的博弈最终会为双方的可持续性发展留出合理空间。 医保退后一步,把决策权还给医院,由院方来制定方案,包括选哪些品种、降幅多少,然后自己去谈价。

决策权的回归,意味着 “临床价值”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而肩负着推广使命的药械代理商们,则需要深度思考: 如何以品种特点和临床价值为核心,通过多渠道与医生、患者有效沟通,配合优化治疗方案。

国产率不及10%!骨科运动医学集采落地

在北京市本次执行的耗材中,包含运动医学的 带线锚钉 ,分三组(钛合金、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进行带量议价, 基准价在6K-9K,入门降幅30%、达标降幅40%,分别获得60%和90%的采购量。

带线锚钉只在河南、北京、江苏进行过小范围集采,且目前市场份额被施乐辉、强生、锐适等外企把控, 国产企业的市占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只有10%-15%, 国内运动医学的整体市场规模在50亿左右。

今年3月14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开展眼科及骨科两类医用耗材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 骨科运动医学中,包括带线锚钉在内的多种耗材产品被纳入第四轮国采:

创新医疗器械,开始带量采购!

在北京本次集采中,包含神经介入2种耗材,分5组带量谈判。 其中就包括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基准价155835元。

值得注意的是,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在河南省三级公立医院耗材联盟集采中也位列其中。

密网支架目前在国内仅有6家械企获批:

进口包括柯惠(美敦力)Pipeline、史赛克Surpass、美科微先的 Flow Re-Direction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国产包括最早2018年注册上市的微创神通Tubridge,以及近期相继获批的艾柯医疗Lattice、泰杰伟业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值得注意的是, 微创神通的Tubridge为首个进入绿色通道的密网支架产品,艾柯医疗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去年10月作为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均是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面对集采降价,中选企业该如何应对?

有业内人士称,“以神经介入为例,有企业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在2020年至2022年陆续拿证,拿证后需要进行铺货、进院。 如果还没有开始大范围地进行销售就很快降价了,这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营收压力。”

目前,整个医用耗材领域 “无耗材不集采” ,已经是大趋势。无论是国产化率极低的高端耗材,还是 被热议“豁免集采”的创新医疗器械都无一例外。 现阶段医疗器械企业和经销商很难寻找某一赛道作为集采“避风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