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材股份)科创板IPO首发申请将上会。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航材院将其下属部分资产无偿划转至航材股份前,后者2019年和2020年归母净利润仅分别为4753.64万元和3717.52万元。同时,公司研发费用也在上述事业部划转后呈现爆发式增长,科研人员也在IPO前转入了航材股份。


(相关资料图)

资金压力显现

2020年,经相关部门批准,航材院将其下属事业部橡胶与密封研究所、透明件研究所及熔铸中心业务相关的资产、权益负债及铸钛中心部分知识产权,无偿划转至航材股份,在航材股份原有四大事业部的基础上完成了业务整合。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前6月,航材股份分别实现营收13.25亿元、14.53亿元、19.47亿元、11.09亿元;同期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2亿元、2.83亿元、3.75亿元、2.2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事业部划转前,也即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4.48亿元、3.91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3.64万元、3717.52万元。

据招股书,航材股份本次于科创板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635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资规模为36.22亿元,将用于航空高性能弹性体材料及零件产业项目、大型飞机风挡玻璃项目等共计5大项目的建设。此外,将投入10亿元用以补充流动资金。其中,专为国产大飞机挡风玻璃而设的项目拟投入2.59亿元,建设期为3年。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将投入10亿元募资用以补充流动资金,意味着航材股份或承受着巨大资金压力。从负债构成情况来看,2019年至2021年,公司流动负债分别为6.16亿元、7.72亿元、10.74亿元,呈不断增长状态。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3.39 万 元 、 183.27 万 元 和14515.65万元,相对于各期实现的净利润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1-3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96亿元,公司存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低甚至为负的风险。

截至2021年末,航材股份应收账款账面价值7.41亿元,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含应收款项融资)4.53亿元,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34%,处于较高水平。尽管公司主要客户信用资质良好,但大额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对公司营运资金形成一定占用,同时存在回款不及时甚至坏账风险。

客户高度集中

事实上,在上述事业部划转后,航材股份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规模相较2019年和2020年均出现爆发式增长。

具体来看,航材股份研发费用从2019 年、2020 年的 2548.31 万元、3188.51万元,增长至1.28亿元。其中,公司2021年加工检测费用较上年增长106%,2022年上半年材料耗用费超过上年全年。截至2021年底的研发人员为150位,较上年几乎翻倍,占比相较 2019 年、2020 年的11.61%、12.16%升至15.81%。

核心技术人员数量方面,截至2021年底共计有13人,而2019年、2020年底均只有2人。招股书显示,多位核心技术人员均是在上述无偿划转中,也即2021年5月从航材院调到航材股份开始担任研发事业部负责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航材股份主要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制造领域,主要客户为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单位。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按照同一控制下合并核算口径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36%、88.31%、86.24%,客户集中度风险较高。

从主要客户情况来看,空客、霍尼韦尔、赛峰都曾是报告期内航材股份前五大客户。据法定报表口径数据,2019年赛峰甚至是营收贡献第一的大客户,占公司营收比为33.51%,销售收入达1.5亿元。不过,因疫情影响,来自赛峰的订单被取消或延迟交付,2020年销售规模降至3000余万元,2021年则掉出了前五大客户名单。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海外收入分别为2.18亿元、6543.83万元、1亿元。因此,如未来海外新冠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进一步恶化,可能导致公司海外收入保持较低水平或进一步下滑。

报告期内,航材股份经常性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1.28亿元、1.77亿元、5.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分 别 为 28.60% 、 45.27% 、28.08%。中国航发集团下属公司与航材股份同受中国航发集团控制,双方存在关联关系,2021年前者为航材股份第二大客户,销售规模超过5亿元。

推荐内容